人五字成语(40个)(形容人的5字的成语)

xxmadmin 2024-02-16 21:03:07

人五字成语(形容人的5字的成语)(40个))

人五字成语(形容人的5字的成语):不以人废言,不打不相识,不知何许人,丑人多作怪,东西南北,东西南北人,二一添作五,二桃杀三士,可望不可即,吃软不吃硬,和蔼可亲,害人先害己,家书抵万金,富贵不能淫,床头捉刀人,开口见喉咙,开门七件事,快刀斩乱麻,急急如律令,恨铁不成钢,慷他人之慨,打蛇打七寸,换汤不换药,救人须救彻,春秋无义战,法不传六耳,狗咬吕洞宾,礼多人不怪,脚踏两只船,苛政猛于虎,行行出状元,见物不见人,读书破万卷,贵人多忘,贵人多忘事,赶鸭子上架,防患于未然,隔行如隔山,饱暖思淫欲,鼓破众人捶。

1、不以人废言  bù yǐ rén fèi yán

释义:不以人废言  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不打不相识  bù dǎ bù xiāng shí

释义:不打不相识  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3、不知何许人  bù zhī hé xǔ rén

释义:不知何许人  许:处所。不知道是哪里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  

4、丑人多作怪  chǒu rén duō zuò guài

释义:丑人多作怪  长相丑陋的人经常做出一些离奇古怪的事来为难别人

出处:茅盾《叩门》:“是你这工于吠影吠声的东西,丑人作怪似的惊醒了人,却只给人们一个空虚!”  

5、东西南北  dōng xī nán běi

释义:东西南北  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6、东西南北人  dōng xi nán běi rén

释义:东西南北人  指居处无定之人。

出处:《礼记 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郑玄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  

7、二一添作五  èr yī tiān zuò wǔ

释义:二一添作五  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二回:“好好儿的‘二一添作五’的家当,如今弄成‘三一三十一’了。”  

8、二桃杀三士  èr táo shā sān shì

释义:二桃杀三士  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9、可望不可即  kě wàng bù kě jí

释义:可望不可即  望:远看;即:接近。望得见却不能接近。比喻事物高远;难以实现或接近。

出处:元 萨都刺《偕杨善卿等游法云寺》:“凤台锦袍人,可望不可即。”  

10、吃软不吃硬  chī ruǎn bù chī yìng

释义:吃软不吃硬  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可以听从。形容个性顽强,不怕强硬。

出处:清 醉月山人《狐狸缘全传》第三回:“从来小孩爱戴高帽儿,吃软不吃硬。  

11、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

释义:和蔼可亲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12、害人先害己  hài rén xiān hài jǐ

释义:害人先害己  先想设计去害别人,结果自己身受其害

出处: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137回:“常言道,害人先害己,这话诚然不错,小子也是该死的。”  

13、家书抵万金  jiā shū dǐ wàn jīn

释义:家书抵万金  比喻家信的珍贵。

出处: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4、富贵不能淫  fù guì bù néng yín

释义:富贵不能淫  富:有钱;贵:旧指官位高;淫:迷惑、诱使腐化堕落。指不为金钱和权位所迷惑。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5、床头捉刀人  chuáng tóu zhuō dāo rén

释义:床头捉刀人  床:指坐榻;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16、开口见喉咙  kāi kǒu jiàn hóu lóng

释义:开口见喉咙  犹言开口见心。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出处:明·唐顺之《与洪方洲书》:“近来觉得诗文一事,只是直写胸臆,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  

17、开门七件事  kāi mén qī jiàn shì

释义:开门七件事  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

出处:清·李渔《无声戏》第八回:“开门七件事,件件不须钱买,取之宫中而有余。”  

18、快刀斩乱麻  kuài dāo zhǎn luàn má

释义:快刀斩乱麻  快:锋利。比喻以果断迅捷的手段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

出处:《北齐书 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19、急急如律令  jí jí rú lǜ lìng

释义:急急如律令  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

出处:唐 白居易《祭龙文》:“若三日之内,一雨滂沱,是龙之灵,亦人之幸。礼无不报,神其听之!急急如律令。”  

20、恨铁不成钢  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释义:恨铁不成钢  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恨他不争气;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21、慷他人之慨  kāng tā rén zhī kǎi

释义:慷他人之慨  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

出处:明·李贽《焚书·寒灯小话》:“况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于人为不情,于己甚无谓乎?”  

22、打蛇打七寸  dǎ shé dǎ qī cùn

释义:打蛇打七寸  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我也只愿得无事,落得‘河水不洗船’,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  

23、换汤不换药  huàn tāng bù huàn yào

释义:换汤不换药  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而实际不变

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 文章长短不拘》:“把一大篇改成几小篇,表面看去,文章似乎很短,但在实际上不过是为短而短,内容仍旧换汤不换药。”  

24、救人须救彻  jiù rén xū jiù chè

释义:救人须救彻  救:援助,挽救;彻:彻底。比喻救助别人应该做得彻底,不能半途而废

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毁券》:“你身无盘费,岂能同去,若又拆散,不如不救你了。自古道救人须救彻,叫当直的,银子取五两过来。”  

25、春秋无义战  chūn qiū wú yì zhàn

释义:春秋无义战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出处:《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26、法不传六耳  fǎ bù chuán liù ěr

释义:法不传六耳  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话可法不传六耳。”  

27、狗咬吕洞宾  gǒu yǎo lǚ dòng bīn

释义:狗咬吕洞宾  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8、礼多人不怪  lǐ duō rén bù guài

释义:礼多人不怪  对人多行礼仪,人不会怪罪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横竖‘礼多人不怪’,多作两个揖算得什么!”  

29、脚踏两只船  jiǎo tà liǎng zhī chuán

释义:脚踏两只船  踏:踩。比喻因为对事物认识不清或存心投机取巧而跟两方面都保持联系。

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他是脚踏两只船,别企他儿当八路,小萝卜,皮红肚里白。”  

30、苛政猛于虎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释义:苛政猛于虎  苛政: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赋税等。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31、行行出状元  háng háng chū zhuàng yuán

释义:行行出状元  状元;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唐、宋时称进士及第的第一名;元代称殿式第一等第一名。后比喻本行中成绩最好的人。每种职业都有杰出的人才。

出处:明 冯惟敏《玉抱肚 赠赵今燕》曲:“琵琶轻扫动人怜,须信行行出状元。”  

32、见物不见人  jiàn wù bù jiàn rén

释义:见物不见人  只看到事物,看不见人。指片面强调物质条件,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3、读书破万卷  dú shū pò wàn juàn

释义: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引申为尽;通;卷:书籍的册数或篇章。刻苦而认真地学习;翻破了万卷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出处: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4、贵人多忘  guì rén duō wàng

释义:贵人多忘  讥诮显贵者不念旧交。亦嘲人健忘。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恚恨》:“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内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35、贵人多忘事  guì rén duō wàng shì

释义:贵人多忘事  官位高的人善于忘记。原指地位高的人对人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以嘲讽人健忘。

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二》:“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内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36、赶鸭子上架  gǎn yā zī shàng jià

释义:赶鸭子上架  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出处: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说着一把将我拖了起来,要我去看看。这是硬赶鸭子上架,我向她解释,去看也是没用。”  

37、防患于未然  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

释义:防患于未然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38、隔行如隔山  gé háng rú gé shān

释义:隔行如隔山  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

出处: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参谋长虽然是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可是隔行如隔山,和土匪们联络便不如小喜。”  

39、饱暖思淫欲  bǎo nuǎn sī yín yù

释义:饱暖思淫欲  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1卷:“自古道‘~’,王禄手头饶裕,又见财物易得,便思量淫荡起来。”  

40、鼓破众人捶  gǔ pò zhòng rén chuí

释义:鼓破众人捶  指众人群起攻击落魄失势之人

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32回:“人常说:墙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