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说话不真实的词语(27个)(形容话不真实的成语)

xxmadmin 2024-02-07 06:07:51

形容说话不真实的词语(形容话不真实的成语)(27个))

形容说话不真实的词语(形容话不真实的成语):若梦浮生,一枕槐安,不可捉摸,凿凿有据,千真万确,天真无邪,如指诸掌,子虚乌有,字字珠玑,心地善良,捧腹大笑,无庸置疑,春梦无痕,有根有据,浮生若梦,海市蜃楼,空中楼阁,童言无忌,虚无缥渺,言之凿凿,铁证如山,镜花水月,黄粱一梦,乌有子虚,华胥之国,言辞凿凿,恶梦初醒。

1、若梦浮生  ruo meng fu sheng

释义:若梦浮生  走过一生,像做了一场梦一样。

2、一枕槐安  yī zhěn huái ān

释义:一枕槐安  泛指梦境。也比喻一场空欢喜。

出处: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分明是一枕槐安,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  

3、不可捉摸  bù kě zhuō mō

释义:不可捉摸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也指无法知道对方的用意。

出处: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4、凿凿有据  záo záo yǒu jù

释义:凿凿有据  凿凿:确实。有确实的证据。

出处:清 朱之瑜《答野传问》:“陶氏《辍耕录》云:‘蒙古入中国,中国方有木棉。’是凿凿有据也。”  

5、千真万确  qiān zhēn wàn què

释义:千真万确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9回:“匡超人大惊道:‘那有此事!我昨日午间才会着他,怎么就拿了?’景兰江道:‘千真万确的事。’”  

6、天真无邪  tiān zhēn wú xié

释义:天真无邪  邪:不正当。心地善良纯洁,没有不正当的想法

出处: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我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人,是一个革命战士,是党的儿女。”  

7、如指诸掌  rú zhǐ zhū zhǎng

释义:如指诸掌  《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后用“如指诸掌”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

出处:《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8、子虚乌有  zǐ xū wū yǒu

释义:子虚乌有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子虚、乌有:人名)。

出处: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9、字字珠玑  zì zì zhū jī

释义:字字珠玑  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谈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珠玑:珠子。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任凭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会不上一名进士。”  

10、心地善良  xīn dì shàn liáng

释义:心地善良  有道德、德行好,慈善

出处:梁遇春《奥布伦摩夫》:“然而他们也是聪明多才,心地善良的人,却终于草草一生。”  

11、捧腹大笑  pěng fù dà xiào

释义:捧腹大笑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12、无庸置疑  wú yōng zhì yí

释义:无庸置疑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4章:“无庸置疑,处在他眼下的地位,这种被别人关怀所引起的美好情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13、春梦无痕  chūn mèng wú hén

释义:春梦无痕  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出处:宋·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14、有根有据  yǒu gēn yǒu jù

释义:有根有据  有根据,不是凭空捏造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八回:“郑恩听了这一席话,欲待不信,这卖油梆子现在,是他掐算出来的,似乎有根有据,怎么不信?”  

15、浮生若梦  fú shēng ruò mèng

释义:浮生若梦  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象。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出处:庄周《庄子 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16、海市蜃楼  hǎi shì shèn lóu

释义:海市蜃楼  蜃:蛤蜊。古代传说蜃能吐气成楼台的形状。实际上是大气由于光线折射把远外的楼台等城市景物显现在空中或地面上。这种幻景多出现在夏天的海边或沙漠地带。现比喻虚无缥缈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17、空中楼阁  kōng zhōng lóu gé

释义:空中楼阁  建造在半空中的楼阁。个别时候比喻崇高的人格;旷达的胸襟。一般比喻虚构的事物。现多用来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及空想。

出处:唐 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18、童言无忌  tóng yán wú jì

释义:童言无忌  忌:忌讳。儿童讲话诚实,纵出不吉之言,无须见怪。讥人说话幼稚可笑

出处: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门柱上。”  

19、虚无缥渺  xū wú piāo miǎo

释义:虚无缥渺  虚无:虚幻不实。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不可捉摸

出处: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明知总在前途的,却常觉得有些虚无缥渺似的。”  

20、言之凿凿  yán zhī zuò zuò

释义:言之凿凿  凿凿:确实。话说得非常确实。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  

21、铁证如山  tiě zhèng rú shān

释义:铁证如山  形容证据确凿,象山一样不能动摇。

出处: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四场:“十八张冤状在此,铁证如山,老贼还有何辩!”  

22、镜花水月  jìng huā shuǐ yuè

释义:镜花水月  镜子里的花;水中的月亮。比喻虚幻的景象。也用于比喻诗中不能从字面来理解的所谓空灵的意境。

出处:唐 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23、黄粱一梦  huáng liáng yī mèng

释义:黄粱一梦  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唐 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24、乌有子虚  wū yǒu zǐ xū

释义:乌有子虚  乌有:哪有;子虚:并非真实。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出处: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25、华胥之国  huá xù zhī guó

释义:华胥之国  华胥:传说中的国名。用以指梦境。

出处:《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  

26、言辞凿凿  yan ci zao zao

释义:言辞凿凿  形容人们说话有底气、有条理。

27、恶梦初醒  è mèng chū xǐng

释义:恶梦初醒  像从可怕的梦境中解脱出来一样。形容灾难过后,心存余悸。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三:"好像恶梦初醒时那样觉得生命是何等的可贵。"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