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成语形容万里长城(40个)(用什么四字成语来形容万里长城)

xxmadmin 2024-02-01 12:03:04

用一个成语形容万里长城(用什么四字成语来形容万里长城)(40个))

用一个成语形容万里长城(用什么四字成语来形容万里长城):明灭可见,蜿蜒曲折,一夫当关,一字长城,一触即溃,万里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举世闻名,五言长城,八面威风,兵临城下,初试锋芒,固若金汤,国无宁日,国泰民安,坚如磐石,安如泰山,崇山峻岭,巧夺天工,建功立业,悲欢聚散,斗折蛇行,气势磅礴,气贯长虹,流离颠沛,烽火连天,狼烟四起,绵延不断,绵延不绝,绵延起伏,茂林修竹,迂回曲折,连绵不断,连绵不绝,金城汤池,铜墙铁壁,闻名遐迩,驰名中外,气贯虹霓,雄伟壮观。

1、明灭可见  míng miè kě jiàn

释义:明灭可见  形容忽明忽暗。

出处:唐·柳宗元《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蜿蜒曲折  wān yán qū zhé

释义:蜿蜒曲折  ◎ [meander;switchback] 迂回弯曲地溪流蜿蜒曲折地流过平原

3、一夫当关  yī fū dāng guān

释义:一夫当关  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出处:《明史·外国传一·朝鲜》:“忠州左右乌、竹两岭,羊肠绕曲,有‘一夫当关’之险。”  

4、一字长城  yī zì cháng chéng

释义:一字长城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长城。

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折寇》:“仗恩台一字长城,借寒儒八面威风。”  

5、一触即溃  yī chù jí kuì

释义:一触即溃  一碰就崩溃。形容极脆弱;经不起一碰。

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奕山与奕经同样,经过轻举妄动,一触即溃、丧胆、乞降三个程序,结束了浙江军事。”  

6、万里长城  wàn lǐ cháng chéng

释义:万里长城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7、不到长城非好汉  bù dào cháng chéng fēi hǎo hàn

释义:不到长城非好汉  比喻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就不是英雄豪杰

出处:吴茂盛《驻京办》第11章:“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于我而言,没成为好汉就不到长城。”  

8、举世闻名  jǔ shì wén míng

释义:举世闻名  举:全。全世界都听到名声。形容知名度很高。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9、五言长城  wǔ yán cháng chéng

释义:五言长城  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

出处:《新唐书·秦系传》:“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  

10、八面威风  bā miàn wēi fēng

释义:八面威风  八面:各方面。形容声势气派十足。

出处:元 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11、兵临城下  bīng lín chéng xià

释义:兵临城下  临:来临。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比喻遭到围困。

出处:元 无名氏《马陵道》:“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  

12、初试锋芒  chū shì fēng máng

释义:初试锋芒  见“初露锋芒”。

出处:魏巍《前进吧,祖国》:“他正支着腮微笑着,听参谋报告无座力炮初试锋芒的战果。”  

13、固若金汤  gù ruò jīn tāng

释义:固若金汤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14、国无宁日  guó wú níng rì

释义:国无宁日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宋大国也,起倾国兵,盛气而来……吾国无宁日矣。”  

15、国泰民安  guó tài mín

释义:国泰民安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出处: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16、坚如磐石  jiān rú pán shí

释义:坚如磐石  坚:牢固;磐石:大石头。牢固得像大石头一样。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

出处:《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17、安如泰山  ān rú tài shān

释义:安如泰山  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西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18、崇山峻岭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释义:崇山峻岭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险的山岭。也作“高山峻岭”。

出处: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19、巧夺天工  qiǎo duó tiān gōng

释义:巧夺天工  天工:指自然形成的非常精巧;超过了自然。形容制作技艺之高超。

出处:晋 郭璞《葬书》:“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  

20、建功立业  jiàn gōng lì yè

释义:建功立业  建:建立;功:功勋;业:事业。建立功勋和事业。

出处:宋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  

21、悲欢聚散  bēi huān jù sàn

释义:悲欢聚散  悲:悲哀;欢:欢乐;聚:团聚;散:离散。泛指人世间悲与欢、聚与散的遭遇和心情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且痛饮琼浆百盏,何苦惜分离,这悲欢聚散,元无定期。”  

22、斗折蛇行  dǒu zhé shé xíng

释义:斗折蛇行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出处: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3、气势磅礴  qì shì páng bó

释义:气势磅礴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

出处: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后录 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24、气贯长虹  qì guàn cháng hóng

释义:气贯长虹  气:气概;精神。形容气势壮盛;简直可以贯穿长虹。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于维巨卿,气贯虹霓,义高云汉。”  

25、流离颠沛  liú lí diān pèi

释义:流离颠沛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出处:宋 洪迈《容斋续笔 杜老不忘君》:“前辈谓杜少陵当流离颠沛之际,一饭未尝忘君。”  

26、烽火连天  fēng huǒ lián tiān

释义:烽火连天  烽火:古代边境报警时点起的烟火。到处都在打仗;战火燃遍各地。

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移镇》:“待何如,你星霜满鬓当戎虏,似这烽火连天各路衢?”  

27、狼烟四起  láng yān sì qǐ

释义:狼烟四起  狼烟:古代边境点燃狼粪以报警;即烽火。四处都有报警的烽火。形容外敌侵犯或内敌动荡;到处是战火。

出处:明 沈采《千金记 宵征》:“如今狼烟四起,虎斗龙争,我到街坊上打听楚国招兵文榜消息。”  

28、绵延不断  mián yán bù duàn

释义:绵延不断  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出处:《孔子家语 观周》:“涓涓不雍,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  

29、绵延不绝  mián yán bù jué

释义:绵延不绝  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

出处:巴金《怀念·悼范兄》:“我知道生命无处不在,我知道生命绵延不绝。”  

30、绵延起伏  mián yán qǐ fú

释义:绵延起伏  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指高低起伏延续不断

出处:朱自清《序》:“加上绵延起伏的群山,错落隐现的胜迹,足够教你流连忘反。”  

31、茂林修竹  mào lín xiū zhú

释义: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32、迂回曲折  yū huí qū zhé

释义:迂回曲折  迂回:回旋,环绕。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常比喻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打破‘围剿’的过程往往是迂回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  

33、连绵不断  lián mián bù duàn

释义:连绵不断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34、连绵不绝  lián mián bù jué

释义:连绵不绝  连续而不中断。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神惠记》:“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35、金城汤池  jīn chéng tāng chí

释义:金城汤池  城:城墙;池:护城河;汤:热水。金属铸造的城墙;沸腾的护城河水。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坚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边地之城,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36、铜墙铁壁  tóng qiáng tiě bì

释义:铜墙铁壁  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出处: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37、闻名遐迩  wén míng xiá ěr

释义:闻名遐迩  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处:《南齐书 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  

38、驰名中外  chí míng zhōng wài

释义:驰名中外  驰:传播。声名传播到国内国外。也作“驰名天下”。

出处: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涑水》:“赞拟王公,驰名天下。”  

39、气贯虹霓  qì guàn hóng ní

释义:气贯虹霓  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出处:《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宋·史浩《剑舞》:"炭炽红炉,光喷星日;硎新雪刃,气贯虹霓。"  

40、雄伟壮观  xióng wěi zhuàng guān

释义:雄伟壮观  气势伟大美丽。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