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的成语有哪些成语(40个)(包含庸字的成语_包含庸字的四字词语)

xxmadmin 2024-01-24 12:01:18

庸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包含庸字的成语_包含庸字的四字词语)(40个))

庸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包含庸字的成语_包含庸字的四字词语):齐世庸人,中庸之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平平庸庸,平庸之辈,庸中佼佼,庸中皎皎,庸中皦皦,庸人自扰,庸医杀人,庸庸碌碌,庸耳俗目,庸言庸行,无庸置疑,无庸置辩,无庸讳言,无庸赘述,昏庸无道,樗栎庸材,毋庸置疑,砭庸针俗,碌碌庸庸,碌碌庸才,碌碌庸流,附庸风雅,靖言庸回,靖言庸违,靖谮庸回,静言庸违,衰庸阘懦,登庸纳揆,市井庸愚,疏庸愚钝,毋庸置喙,毋庸置议,庸夫俗子,庸懦无能,毋庸讳言,无庸争辩。

1、齐世庸人  qí shì yōng rén

释义:齐世庸人  齐世:同于世俗的;庸人:平庸的人,也指见识短浅的人。比喻与世俗同俯仰或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殊路》:"今齐世庸士之人,不好学问,专以己之愚而荷负巨任。"  

2、中庸之道  zhōng yōng zhī dào

释义:中庸之道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种主张。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3、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zhào zhī

释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  庸人:平凡的人。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姚安公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其此公之谓乎?”  

4、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rǎo zhī

释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出处:《新唐书 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5、平平庸庸  píng píng yōng yōng

释义:平平庸庸  寻常,凡庸,不高明

出处:邓小平《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将来闹事的情形就还会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无宁日。”  

6、平庸之辈  píng yōng zhī bèi

释义:平庸之辈  思想品质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无印象的人,无足轻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者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2章:“在农村这个天地里,他原来就不是平庸之辈。”  

7、庸中佼佼  yōng zhōng jiǎo jiǎo

释义:庸中佼佼  庸:平凡的人;佼佼:特出。指平常人中的特别出众者。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也。”  

8、庸中皎皎  yōng zhōng jiǎo jiǎo

释义:庸中皎皎  指出类拔萃,常人中显得才能特出者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上叹曰:‘卿庸中皎皎,铁中铮铮也。’”  

9、庸中皦皦  yōng zhōng bì tóng

释义:庸中皦皦  犹言出类拔萃。常人中显得才能特出者。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上叹曰:‘卿庸中皦皦,铁中铮铮也。’”  

10、庸人自扰  yōng rén zì rǎo

释义:庸人自扰  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

出处:《新唐书 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11、庸医杀人  yōng yī shā rén

释义:庸医杀人  庸医:医术低劣的医生。医术低劣的医生误用药物而害人性命。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我有几个草头方儿,能治大病,管情医得他好便了。就是医杀了,也只问得个庸医杀人罪名,也不该死。”  

12、庸庸碌碌  yōng yōng lù lù

释义:庸庸碌碌  庸庸:平平常常。碌碌:无能的样子。指人平凡无奇,无所作为。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卿等居持衡秉鉴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别贤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  

13、庸耳俗目  yōng ěr sú mù

释义:庸耳俗目  指学识浅薄的人。

出处:清·朱仕琇《与林穆庵书》:“此数人知之,遂足为名一世,而无问千百庸耳俗目之扰扰耶!”  

14、庸言庸行  yōng yán yōng xíng

释义:庸言庸行  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出处:《周易 干》:“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15、无庸置疑  wú yōng zhì yí

释义:无庸置疑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4章:“无庸置疑,处在他眼下的地位,这种被别人关怀所引起的美好情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16、无庸置辩  wú yōng zhì biàn

释义:无庸置辩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用不着争辩。

出处:郭沫若《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尊重民族形式并不是复古,那是无庸置辩的。”  

17、无庸讳言  wú yōng huì yán

释义:无庸讳言  不必忌讳这样说。

出处:周恩来《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亚非各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无庸讳言的。”  

18、无庸赘述  wú yōng zhuì shù

释义:无庸赘述  用不着多说。

19、昏庸无道  hūn yōng wú dào

释义:昏庸无道  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5回:“言杨太后嗔恨陛下昏庸无道,悖伦逐母,召集故党,贿赂旧属。”  

20、樗栎庸材  chū lì yōng cái

释义:樗栎庸材  樗栎:不成材的树木。比喻平庸无用的人。常用作谦词。

出处:唐 杨炯《显川县令李公墓志铭》:“炯樗栎庸材,瓶筲小器,仰惟先支,叨雅契于金环;俯逮婚姻,荷深知于玉润。”  

21、毋庸置疑  wú yōng zhì yí

释义:毋庸置疑  毋庸:不必。不必怀疑

出处:柯岗《逐鹿中原》第七章:“胜利仍操我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22、砭庸针俗  biān yōng zhēn sú

释义:砭庸针俗  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治疗。救治凡庸鄙陋

出处:清 龚炜《巢林笔谈 双忠寺碑文》:“其论足以扶教维风,其文足以砭庸针俗,卓识大力,一空当世作者。”  

23、碌碌庸庸  lù lù yōng yōng

释义:碌碌庸庸  碌碌:辛苦,繁忙;庸庸:平庸。指平庸而忙碌的人或平庸的生活方式

出处:明·于谦《初度》:“碌碌庸庸四十余,因逢初度转踌躇。”  

24、碌碌庸才  lù lù yōng cái

释义:碌碌庸才  碌碌:平庸的样子。指才能平庸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4回:“汝碌碌庸才,非经济之具,不可滥厕冠裳也。”  

25、碌碌庸流  lù lù yōng liú

释义:碌碌庸流  碌碌:平庸的样子。指才能平庸无能之辈

出处:明·吾邱瑞《运甓记》:“遍观都下从事,皆碌碌庸流,琐琐凡辈。”  

26、附庸风雅  fù yōng fēng yǎ

释义:附庸风雅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原始《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引申为吟诗缀文之类的事和文士学者的风度。指一些缺乏文化修养的人;偏去结交文人学者;参与文化活动;借以装点门面;扮出有教养;有风度;斯文儒雅的样子。

出处:清 吴趼人《情变》:“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  

27、靖言庸回  jìng yán yōng huí

释义:靖言庸回  同“靖言庸违”。

出处:《尚书·尧典》:“静言庸违。”  

28、靖言庸违  jìng yán yōng wéi

释义:靖言庸违  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伤害阴阳,为国家忧,无承用诏书之意,靖言庸违,象龚滔天。”  

29、靖谮庸回  jìng zèn yōng huí

释义:靖谮庸回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口是行非。同“靖言庸回”。

出处:《左传 文公十八年》:“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杜预注:“靖,安也;庸,用也;回,邪也。”  

30、静言庸违  jìng yán yōng wéi

释义:静言庸违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出处:《尚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31、衰庸阘懦  shuāi yōng tà nuò

释义:衰庸阘懦  庸弱无能。 明 唐顺之 《与陈苏山职方书》:“盖部中只见其报功,而不知其为衰庸闒懦一筹莫展之人也。”亦作“ 衰庸闒茸 ”。

32、登庸纳揆  dēng yōng nà kuī

释义:登庸纳揆  登庸:皇帝登基;纳揆:任命宰相。皇帝登基,任命宰相。比喻政权刚刚建立。

出处:《隋书·高祖纪》:"登庸纳揆之时,草昧经纶之日。"  

33、市井庸愚  shì jǐng yōng yú

释义:市井庸愚  市井: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庸:庸俗,指庸人;愚:愚昧,指愚人。城镇中无知的平民商贾。形容唯利是图的小人。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若以罪之大小而论,那宰牛的原算罪魁,但此辈无非市井庸愚,只知惟利是趋,岂知善恶果报之道。"  

34、疏庸愚钝  shū yōng yú dùn

释义:疏庸愚钝  疏庸:懒散。懒散愚笨。

出处: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休休休,枉笑杀凌烟阁上人,有这般疏庸愚钝,孤陋寡闻。"  

35、毋庸置喙  wu yong zhi hui

释义:毋庸置喙  不用别人插嘴,不需要多话。

36、毋庸置议  wú yōng zhì yì

释义:毋庸置议  毋:无:毋庸:不必,无须;置议:进行讨论。不需要讨论。指事实或道理很清楚。

出处:清·章炳麟《中国之川喜多大尉袁树勋》:"树勋初念该生等未谙情势,但能解散,即可毋庸置议。"  

37、庸夫俗子  yōng fū sú zǐ

释义:庸夫俗子  平庸无能,见识浅陋,志趣不高尚的人。

出处:宋·魏了翁《水调歌头》词:"高氏八千石,驺哄溢街坊。庸夫俗子,夸道锦绣里家乡。"  

38、庸懦无能  yōng nuò wú néng

释义:庸懦无能  庸:平庸;懦:懦弱。平庸懦弱,没有才能。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八回:"若使庸懦无能之辈跟随前后,不独教他们笑我天朝无人,反与尔事有碍。"  

39、毋庸讳言  wu yong hui yan

释义:毋庸讳言  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指不用。毋庸讳言,现实生活还存在着歪风邪气。周恩来《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亚非各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毋庸讳言的。

40、无庸争辩  wú yōng zhēng biàn

释义:无庸争辩  无庸:无须,不用。无须争辩。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